福州泛船浦,這一清代形成的當時中國最大的茶葉碼頭,自167年前通商開埠后,成就了一段福州茉莉花茶走向世界的繁榮盛景。在時光流逝中幾成傳說的福州泛船浦古茶市,如今又獲重振。
24日,在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邁克·本斯頓先生的見證下,沉寂多年的泛船浦茶葉市場重新開張。當日,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亦向該茶市授牌“茉莉花茶出口第一街”。國際茶葉委員會、歐盟、俄羅斯、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非洲、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茶種植、茶加工、茶葉組織派代表前來參加開街儀式。
福州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會長吳依殿介紹說,位于閩江南岸的福州泛船浦碼頭在世界茶葉貿易地位獨特,自1844年英國在福州設領事館始,先后有17個國家在方圓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泛船浦設立領事館。
泛船浦如今依然存有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——泛船浦天主堂。這一始建于1868年的教堂,是福州茶市潮起潮落、茶葉出口盛極一時的見證。
據吳依殿介紹,咸豐十一年五月,英國在泛船浦設立閩海關(洋關)。當年倉山已有各國洋行20余家,分布在觀井、中洲和海關埕沿江一帶。1872年,俄國人在泛船浦開辦阜昌茶廠,福州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機械制茶的地區。
福州諺語“走馬倉前觀走馬,泛船浦內看番船”,便是當年古茶市、古茶葉碼頭盛景的寫照。
吳依殿說,清政府開放福州茶市,各地茶葉云集福州,茶葉貿易成為福州出口貿易的支柱,占出口貿易的90%以上,各類茶葉特別是福州茉莉花茶比重最大,歐、美及南洋等區域都為福州茉莉花茶主要出口地。
福州的茉莉花茶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目前,中國主要的香茶有茉莉、玉蘭、珠蘭等,其中茉莉花茶占90%以上。
福州倉山區副區長潘仰武對中新社記者表示,泛船浦福州茉莉花茶一條街的開街,意在重現泛船浦在清代及民初茶行林立的景象。他說,茉莉花茶一條街共規劃9萬平方米的經營面積,將建設茉莉花主題公園、濕地公園、博物館,形成采花、采茶、制茶、品茶、購茶等為一體的“茉莉茶香之旅”。
據悉,福州市規劃在泛船浦建立生態花茶旅游區,目前金融機構與旅游中心正在入駐茶市。有茶商表示,福州茉莉花茶多年形成的特殊茶文化,以及泛船浦獨特的歷史地位,都可以吸引游客,并帶動茶市的繁榮。
目前,世界茉莉花茶的高端產品均為福州出產,國外茶界稱其為“中國春天的氣味”。當下,“土墻木扇青瓦屋,門前一田茉莉花”的老福州景象,正在泛船浦茶市的重振中向世界傳遞“中國春天的氣味”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|